茶葉保質期是幾年:茶葉分為紅茶、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六種,紅茶的保質期是2年;綠茶的保質期為1年半;黃茶的保質期為1年半;黑茶與白茶為長期保存,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烏龍茶的保質期為2年,保存茶葉時需要注意干燥、防潮、避光、防異味。
六大茶類的保質期:
1.綠茶
綠茶講究一個“鮮”字,所以,新茶出來放置半個月或一個月之后就可以喝了。綠茶,不發酵,保存的要求更高,稍保存不當就會變黃,變黃后香氣和口感就大打折扣了。
綠茶的保質期最短,因為沒有經過發酵所以需要更高的保存要求。
一般來說,常溫下保質期在1年左右,如果保存不當的話可能8、9個月就開始出現枯黃,又有些變味了。
當然,如果你是土豪,擁有一個專門儲存綠茶的冰箱的話,保質期的時間可以延長到18個月左右。
2.黃茶
黃茶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工序,是最低調最沒有存在感的茶,現今市面上比較少見賣黃茶。
黃茶和綠茶的品飲時間差不多,當年喝才更能體現它的品質特點。
其保質期并沒有因為悶黃而有什么大的長進。1年左右,也就差不多了。
3.白茶
白茶是輕微發酵茶,制作工序簡單,保持了茶葉最原始的滋味,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稱。
白茶當年喝,偏涼性,而且藥性不明顯,所以,最好是放到一定年份再喝,性質轉溫,口感醇厚,藥性也更明顯。
儲存年份越久價值和口感不降反升,當然這是指存放得當的情況下,保存不當的話,再好的茶也成渣。
4.青茶
青茶,即烏龍茶,屬于半發酵茶。喝烏龍茶,側重香氣,所以,當年喝更有味道。因烏龍茶制作工藝上需要焙火工序,所以,新茶制作出來,最少也要放置2個月,待火氣退卻再喝,這樣口感更佳,而且也不擔心喝了會上火。
不過清香型鐵觀音、臺灣的文山包種,這些沒有經過烘焙或者烘焙程度很輕微的保質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長,一般來說放在冰箱里冷藏的話也就24個月左右。
5.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應該在第二年的時候,最好喝。當年的紅茶香氣比較好,但是口感沒有那么醇滑,若存放一年后再喝,香氣更幽雅,茶湯會更柔和、醇滑。
紅茶是全發酵茶,保質期比較長,可以保存2年以上。不過一般來說就算保存較為得當,2年以上也會有變味的現象出現,所以盡量不要等到2年以后再喝。
6.黑茶
黑茶基本都是后發酵茶,有越陳越香的特色,在清潔、防潮、無異味的環境下,可以長期保存。
但由于經過了后發酵,并沒有生普和白茶那種無限潛力,一般來說散茶3、5年,滋味已達到最佳程度。
緊壓茶的話10年至15年也不就差不多了,再存也沒有那么大的升值空間。如果茶葉原料品質好的話,放的時間越久,茶就越好喝。
老茶,茶氣足,冬天煮著喝可驅寒。
7.普洱茶
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點被廣大收藏家“炒”的火熱。在存放恰當的情況下,熟茶的話,一般來說在15年以上,生茶的話,越陳越香,越來越值錢。
版權及免責聲明: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